曾几何时,在探索美国车文化的过程中,我曾在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中分享过一台凯迪拉克佛雷德伍德(Fleetwood)的照片。上周,我再次踏足那片经典,近距离拍摄了它的logo细节,竟然发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秘密。
上图展现的是凯迪拉克经典的老标志,而下图则展示了其崭新的标志。
这时候,一个引人注目的疑问浮现而出:凯迪拉克标志中那别具一格的“小鸭子”形象究竟消失在了何处?为了探寻答案,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凯迪拉克盾牌型标志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故事。接下来,将为您揭晓凯迪拉克车标背后的传奇故事。
◉ 历史渊源 ◉ 起源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,凯迪拉克家族的先祖Antoine Laumet(也被称为Antoine De Lamothe-Cadillac),在1657年诞生在法国西南部的图卢兹(Toulouse)。他16岁时便投身于军旅,并在1683年怀揣着冒险精神踏上了探索美洲新大陆的旅程。最终,他定居在现在的加拿大新斯科舍(Nova Scotia)省的Port Royal,从而开启了他在美洲的崭新篇章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位英勇的开拓者还是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缔造者。
◉ 凯迪拉克名字的由来 为何凯迪拉克的名字中会包含“Cadillac”这一部分呢?这源于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古老小镇——Cadillac。这个小镇坐落于阿基坦(Aquitaine)大区的吉伦特省(Gironde),自1290年起便屹立于此,见证了无数历史的沧桑变迁。在14和15世纪,这里曾遭遇战乱的洗礼,但即便如此,它依旧坚韧地矗立着。凯迪拉克品牌便是以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小镇命名,寓意着品牌与这片古老土地的深厚渊源。
◉ “小鸟”象征 再来看“小鸟”的寓意。merlettes,又被称为martlet,这种鸟主要栖息在法国(与Antoine的法国背景紧密相关),它们被译为欧洲燕或纹章中的无足鸟。这正是凯迪拉克logo中几只鸟的象征意义。实际上,这种鸟长这样:
然而,在纹章中所描绘的无足鸟形象,其夸张程度远超现实。据记载,这种鸟拥有燕子的修长颈部,却无脚、短嘴,形态特征又与鸭子相似。在法国的某些标志性纹章中,无足鸟的形象曾被巧妙地融入其中。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家乡特有的动物元素,更彰显了设计师的独特创意。
◉ 标志演变历程 ◉ 初代标志设计 凯迪拉克的初代标志体现了家族纹章,盾牌上部有三只无足鸟,寓意深厚的历史感和品牌传承。根据历史记载,家族的先祖Antoine Laumet-Cadillac先生深受这一标志设计的启发,进而精心构思了如下的家族饰章。
◉ 1916-1917年变化 1916年至1917年,凯迪拉克的logo设计发生了一次变化,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将原先的无足鸟形象替换为了天鹅。这一时期,凯迪拉克的logo设计呈现出一种别样的优雅与尊贵。
◉ 1942-1946年回归 1942-1946年期间,凯迪拉克的logo设计,呈现了一种别样的风格转变。这一时期的凯迪拉克logo再次回归了无足鸟的形象,这一变化不仅象征着品牌的全新开始,更展现了凯迪拉克在汽车领域的不断创新与进取精神。
◉ 1953年新篇章 随着1953年的到来,凯迪拉克的logo设计再次迎来了新的篇章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后,品牌选择继续沿用无足鸟的形象,这一决策不仅彰显了凯迪拉克对过去创新的坚守,更预示着品牌在未来汽车领域的更大突破与飞跃。
◉ 1970年更新 随着1970年的到来,凯迪拉克的logo设计再次焕发新貌。在继承过去创新精神的基石上,品牌进一步升华了无足鸟的形象,这一变革不仅是对凯迪拉克悠久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其未来汽车科技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展望。
◉ 2002年变革及现代标志 2002年,随着千禧年的到来,凯迪拉克迎来了其100周年纪念。为此,品牌特别推出了纪念款车型,并在此次机会中,去除了logo中代表法国Lamothe家族的无腿鸟符号。自此,凯迪拉克的新车logo中便再也无法见到这一经典的无足鸟形象。如今,凯迪拉克的logo已焕发出更为强烈的现代气息。历经昔日的辉煌、暂时的沉寂,到如今的复兴之路,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能展现出更加璀璨的未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