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谟县100万羽蛋鸡标准化蛋鸡养殖场:养好“致富鸡”拓宽脱贫路
望谟县大观镇大塘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山村。
望谟县100万羽蛋鸡标准化蛋鸡养殖场就建在与村子隔着一个山峰的坝子中。该项目分两期建设,总投资15800万元,目前一期已全部投产,二期部分车间投用。目前,养殖场有26万余羽蛋鸡,每天可产10万枚鸡蛋。
2月7日,腊月廿六,记者去到现场,看到一辆皖A车牌的大卡车正在装载鸡蛋运往各地,上车的工人正在抢夺时间,把一箱箱包装好的鸡蛋通过叉车送往卡车上。
“我们现在运出的都是之前的订单,主要销往广东、安顺等地以及贵阳210余家超市。不仅是春节,平日里养殖场内也非常忙,订单非常多,根本不愁销。”望谟县100万羽蛋鸡标准化蛋鸡养殖场负责人邱冬如是说。
据了解,该养殖场项目全部投用后,存栏蛋鸡可达100万羽、年产鸡蛋3000万枚,项目运营后产值1000万元,年利润800万。项目采取“龙头企业+平台公司+贫困户”模式运行,由龙头企业出资建设,由深度贫困村用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参与项目固定分红。一是项目投产运营后享有净利润的5%分红;二是2019——2020年两年按贵阳市2018年帮扶望谟县产业发展资金年化率6%分红,现目前已分318万元;三是整合扶贫资金、项目资金入股,入股资金享有每年7%的固定分红。目前,留守农民转型现代建设工人就地务工人均分红2.1万元左右。
杨思禄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,从养殖场开始建设到如今的生产运行,他都全程参与,也算是养殖场的老员工了,家门口的养殖场项目开建后,杨思禄夫妇就回到村里,在工地上做工。养殖场一期投产后,杨思禄成为养殖场在本地招录的第一批员工,每月工资3000多元。
杨思禄和同事们的工作是把这些鸡蛋装入包装箱,然后装上厢式货车。由于养殖场自动化程度高,从饲料加工、传送,到鸡舍管理和粪便处理,都采用自动化设备,需要人工操作的环节不多,因此和他一同被招录进养鸡场的,目前养殖场有40多名工人。
“家中女儿在浙江读书,儿子在望谟学修车。只要能赚到钱,其实在哪里都是过年,况且我家就在当地,留在养殖场就像在自己家一样!春节期间还能多挣点,我还不想放假呢。”杨思禄乐呵呵地说。
“在疫情防控方面,公司按照上级职能部门的要求,不折不扣抓好落实,储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。每天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。工作人员有序用餐。要求员工必须佩戴口罩,保持车间通风等。在春节期间保证订单不落下,确保养殖场第一季度生产实现开门红。”邱冬信心满满地说。
作者 邓忠胜
栏目 一防两不停 确保开门红
来源 黔西南日报
收藏
举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